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小龙虾撑起千亿大产业 遭各路资本“爆炒”

    信息发布者:zhouyun
    2017-06-15 19:40: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转载

    养殖:

    从2015年开始,养殖户就逐渐感受到小龙虾产业的火热态势。“这两年我们根本不愁客户,老客户都忙不过来,新客户得有诚意才做”。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销售:

    目前,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几乎每一家铺面都在销售小龙虾。一商家称,今年小龙虾的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左右,“去年一天销售量大概维持在一两千斤,今年一天就能卖四五千斤”。

    资本:

    从2015年至今,产业链上已有数十家公司获得资本青睐。随着大虾来了、卷福的虾等频频拿到千万级的风险投资,以及像周黑鸭这样的上市公司自带资金入场,资本“爆炒”小龙虾已呈现群雄逐鹿的“战国局面”。

    “产业篇”

    如今,国人对小龙虾的喜爱超乎想象,以至于农业部专门委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编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小龙虾在2016年创造产值共计564.10亿元,经济总产值1466.1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500万人。不知不觉间,小龙虾已创造了千亿级的市场。红红的小龙虾惹人爱,去年被消费的87.93万吨小龙虾足以组成一片红海;这又是一片“蓝海”,未来5到10年都将是朝阳产业。

    养殖户称 “这两年根本不愁客户”

    “几年前全成都还只有一家专门卖小龙虾的店,就是一个路边摊。它当时火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每天都要轮班站队。”“后来成都又有了另外一家小龙虾专卖店,但那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在前述资深吃虾食客看来,最开始小龙虾就是夜宵餐桌上的点缀。

    近年,小龙虾在全国市场风靡起来。仅2016年一年,就有87.93万吨(2016年我国小龙虾消费量)爬上食客餐桌,较2014年同比增长32.47%。

    近日,受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掀开了一个正在高速成长中的小龙虾“王国”。

    报告显示,从2007年至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已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增长221%。去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为89.91万吨(含捕捞产量),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但产销量的上升似乎还难以满足日益膨胀的食客胃口。本月13日,3万食客齐聚江苏盱眙,由当地47家商户提供的35吨龙虾一夜之间就被扫荡一空。

    近日,记者随机在外卖平台上订购了两家商户的小龙虾,其中一家称,“龙虾已卖光了”,另一家则表示要等待一个小时以上才能送货。

    《报告》亦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我国小龙虾消费量分别占生产量的96.3%、97.8%和97.8%。除去出口,我国小龙虾生产只能勉强覆盖消费。

    小龙虾的养殖环节也呈供销两旺的态势。在中国龙虾网上,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新的供求信息发布。14日,记者致电一位身在湖北的小龙虾养殖户,他表示,其自有的养殖场每亩可产小龙虾四到五百斤,但高峰期时,每天运送给客户的小龙虾高达2~3吨/天,“有时候自产量无法覆盖,我就从同行手里拿货”。该养殖户还表示,从2015年开始,就逐渐感受到了小龙虾产业的火热态势。“这两年我们根本不愁客户,老客户都忙不过来,新客户得有诚意才做”。

    业内预言

    龙虾还要“火”5到10年

    记者走访了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发现,在该市场,几乎每一家铺面都在销售小龙虾。一位黄姓商家告诉记者,今年小龙虾的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左右,“去年一天销售量大概维持在一两千斤,今年一天就能卖四五千斤”。

    据中国小龙虾供需平衡表分析,2016年小龙虾生产量89.91万吨、消费量87.93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30.36%、32.47%。在餐饮终端,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1.5万家,小龙虾餐饮产值达332.62亿元,同比增加30%以上。

    2016年,美团点评曾发布的《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显示,小龙虾产业从2015年起获得爆发式增长。仅2016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卖店数量同比增长33%,总数达1.767万家。

    前述《报告》认为,我国小龙虾产业已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演变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小龙虾在2016年创造产值共计564.10亿元,经济总产值1466.1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500万人。

    从消费来看,《报告》显示小龙虾专营店的人均消费达84元。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小龙虾的主要受众——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及用户群的扩大,小龙虾产业有望持续增长。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马达文向记者表示,小龙虾产业在未来5到10年都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全产业链优势

    或成下一步争夺重点

    价值千亿的市场规模引得资本大军蜂拥而入,但也有市场声音认为,这块市场或如小龙虾自身一般,“闻起来香、吃起来难”。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由小龙虾自身特性带来的淡旺季区隔明显问题。

    在养殖端,前文中的养殖户提到,每年9月过后,龙虾进入休眠期,对产出量和龙虾品质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随着淡季需求减小,当地养殖户往往会将饲养龙虾的场地腾出以种植水稻以维持收入。他还表示,当地一部分养殖户为持续发挥龙虾经济效益,已开始往深加工领域延伸。

    前述《报告》中提到,近年来,小龙虾副产品如甲壳素等生产加工取得显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北和江苏两省相关龙头企业,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已超过25亿元。

    有数据显示,2016年,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达800亿元,占小龙虾产业经济总产值的54.57%。

    但利润丰厚的终端环节同样需要面对淡旺季的挑战。曾有媒体报道显示,每年冬天,国内超过九成的小龙虾店会关门或歇业,剩下的部分则通过更换或增加品类过冬。但对于以小龙虾为品牌特色的创业企业而言,更换品类并不合适。同时,直接从农户或当地批发商处采购的分散性产业链也易在淡季时给餐饮企业带来供应链不稳定、品质难以保障等问题。

    此时,掌握全产业链的小龙虾企业或许更易杀出重围。安信国际研报认为,于今年5月宣布进军小龙虾市场的港股上市公司周黑鸭具有先天的品牌与渠道优势,其所在地湖北也是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产地,均有利于其抵抗小龙虾供应链分散带来的种种风险。另一竞争者麻辣诱惑也主打能够全年供应小龙虾,其在上游供应商处有每年上亿元采购额,并在海南、云南等地设有专门的养殖基地。

    江苏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建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龙虾行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品牌好且有货源保证的企业能在竞争中占绝对优势。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亦认为,目前产业链各方正加速将自己打造为规模体量品牌,以求形成规模化印象。

    资本篇

    千万级风投频现

    仍缺乏知名品牌

    “笑问客吃啥,只要小龙虾”。被誉为“国民夜宵”的小龙虾正“火”遍中国。但如果仅靠食客胃口支撑,小龙虾产业能红火多久?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答案。而当各路资本充当起扩充“胃口”的手段时,或许能进一步激发产业生命力。毫无疑问,小龙虾这个规模逾千亿、仍被视为“蓝海”的产业,其产业链上的多个领域实际竞争也十分激烈。

    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今,产业链上已有数十家公司获得资本青睐,然而获得千万级别以上的并不多。但随着大虾来了、卷福的虾等频频拿到千万级的风险投资,以及像周黑鸭这样的上市公司自带资金入场,小龙虾产业在资本与市场双轮驱动下似乎已走上“快速起飞”阶段。

    资本介入小龙虾“商海”

    过去,小龙虾市场的竞争集中在北京的簋街、长沙的南门口等每个城市的大排档之间。如今,这股战火已蔓延至创业企业与上市公司、线上与线下以及各路资本之间。《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小龙虾产业已造就了一个千亿级市场。

    千亿蛋糕当前,众多资本虎视眈眈并付诸行动,让处于“行业风口”的小龙虾市场好不热闹。但同时,资本的进入也让创业企业之间路径不断分化,形成各自的经营模式,线上或线下为两种主要发展路径。

    公开资料显示,麻辣诱惑旗下的热辣生活和麻小外卖品牌已于去年9月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外卖O2O平台大虾来了对外公布,公司已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由58到家领投;在2015年6月,大虾来了获风云天使基金领投的近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夹克的虾在京东股权众筹平台闪募超过600万元……

    江苏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建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在龙虾终端产业链上涌现出了众多企业,但随着行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企业在竞争方式上,如果拥有核心品牌和货源保证,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

    拿到巨额融资的创业企业也意识到了全产业链的重要性。今年4月,大虾来了对外宣布,公司在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后,将从小龙虾养殖入手,把控整条供应链。

    催生小龙虾品牌新时代

    事实上,资本在小龙虾产业搏杀激烈的同时,一些具有多品类品牌优势,供应链完备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一些仅靠单品的竞争者势难冲出重围。

    看上小龙虾的,不仅仅是电商企业,还有传统餐饮连锁品牌企业。

    5月5日,卤味餐饮外卖品牌周黑鸭在武汉发布新品“聚一虾”小龙虾,正式进军小龙虾产业。5月5日当天,周黑鸭“聚一虾”小龙虾在湖北、江浙地区线下直营门店以及周黑鸭天猫、淘宝旗舰店等线上平台同步首发。

    对于进军小龙虾产业,“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指出,小龙虾产业虽然规模庞大,但由于供应链较分散,且缺乏统一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导致行业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促进行业变革,“周黑鸭”在今年4月与主产地湖北潜江市政府签订协议,从供应源选取优质小龙虾,确保产品的原材料供应。

    实际上,做小龙虾最大的难点是品质要稳定,从原料到工艺到物流都要求稳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伴随着资本不断进入小龙虾产业,未来5到10年,小龙虾都将是一个朝阳产业。拥有优质且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指出,目前小龙虾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小龙虾的源头供应,到全年不间断养殖和供应,都还是难题。因此,敏锐的资本目前都在加速布局小龙虾产业,抢占市场占有率,均尽力想把自己的规模和体量做上去,形成规模化效应。

    “实际上,随着新生代人群的壮大,作为快消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小龙虾除了提供产品基本功能外,还提供参与功能。小龙虾的兴起,其实就是新生代作为主流消费群体兴起的一个标志,大量资本洞察了这一风口,一些诸如风投类的资本都看准了这个趋势,因此积极布局。”朱丹蓬表示。

    眼下,爆炒小龙虾的“灶火”已烧至高点,在资本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众人鏖战的行业洗牌阶段或即将到来。朱丹蓬表示,现在是小龙虾群雄逐鹿的“战国局面”,未来一到两年,资本的陆续进入和行业洗牌加剧,会诞生龙头企业,也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

    原文标题:小龙虾撑起千亿大产业 遭各路资本“爆炒”
    原文链接:http://www.cdsb.com/html/2017-06/15/content_598024.htm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