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减轻患者负担 四川多地尝试医院间检查结果“互认”

    信息发布者:zhouyun
    2017-01-16 10:09:07    来源:宜宾新闻网   转载

    站长觉得还是科技不够发达,确诊不能够快速精确。往往医生一个决定带来的后果,只是一个众多疑似病中的排除法,排除一个可能,给患者带来的经济乃至精神损失不可忽视。

    “现在全国不少城市都在推行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各大医院间重复拍片、检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我想知道四川是否也有所探索?参加两会的委员和代表们又有什么看法?”1月1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开通“我要上两会”栏目后,成都市民周先生和多位网友通过留言,希望记者能带着这个问题上会。

    周先生说,他此前在新闻里了解到,2017年1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的100多家医院启动医学影像结果互认共享,涉及X光片、CT、核磁共振等17项检查项目,希望能了解到四川的推动情况。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已在多地对此开展尝试,来自医疗行业的政协委员们对此也早已有关注和思考。

    思考/解读

    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周晓芳:

    需尽快建立医疗检查结果统一认证标准

    “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我认为是国家医改的努力方向,可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我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级、权威的医疗行业检查检验结果认证的标准,这个需要尽快建立起来。”1月15日下午,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周晓芳表示,互认的前提是打破行业的壁垒,由国家层面来推动建立权威的认证标准。

    “比如说胆固醇的指标,心血管疾病医生的标准和检验科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周晓芳以她所从事的心血管专业来举例,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说,胆固醇的增高会引起血脂增高,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临床医生会根据这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评估患者胆固醇指标会带来的风险。但是从检验科的医生角度来说,所针对的检验对象,只是血样本身的指标,并不了解来查血的人是正常人还是病人,因此有的时候患者拿到的报告,看到数值是属于“正常范围”,但实际上并不是对患者这个个体最准确的指标描述。此外,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四川省的胆固醇标准可能跟别的省份又有不一样,如果患者不能辩证地理解“互认”的含义,强行要医生去认同一张异地检查报告,是不科学的。

    市民周先生提到的,京津冀三地医学影像结果互认共享,同样是建立在各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质量和技术同质化标准的基础上。比如,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组织三地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开展相关质量控制工作,并共同研究制定了《京津冀三地医学影像检查图像资料共享指南(试行)》,作为试点工作的技术指导规范。

    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旭光:

    应正确理解“互认”医生有权决定是否复查

    “医疗服务,不是一般的服务行业,它有着严密、科学的医疗规律。患者和社会都要正确认识互认的适用条件。医生有权根据医疗情况,决定患者是否需要重新检查,这也是对患者的负责。”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旭光认为,互认的意义在于共享,而不是机械地不再“重复检查”,如果“一刀切”地要求医生根据患者所出示的检查报告,就做出诊断,是违背医学规律的,也可能要出问题。

    “比如说,一个患者来就诊,拿的是5天前做的心电图交给医生。有专业素养的医生绝对不可能根据这个结果来做判断。”刘旭光解读,每个患者的个体、每种疾病和每个病程的发展阶段,都很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比如说,我们的医学对危重病人的诊治有具体的时间范围需要重复去做哪些检查,但是却很难要求医生不能重复去做哪些检查。因为生化类、影响类、形态学类的检查,都需要与病种、疾病阶段、并发症相结合来判断。

    “比如一个心脏病患者,医生要求做肾功检查,这并不是无关于心脏病的检查,因为心脏病的并发症有可能引起肾脏功能衰竭。”刘旭光认为,一方面患者要信任医生,让医生根据具体的医疗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重做检查。一方面,行政部门可以组织行业专家对医院检验检查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做到监督和规范。

    试点/调查

    资阳

    省市县乡多级联动远程诊疗

    资阳拍的片华西医院会认可

    2016年11月,资阳市在全省率先发放居民健康卡,市民凭借这张卡,到全市不同医院就诊,不需要揣着不同的就诊卡,真正实现就诊“一卡通”。

    资阳市卫计委信息科科长雷宇说,居民健康卡是由资阳市卫计委与合作银行联合发行,用于办理居民个人卫生服务和金融服务,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于一身,居民在就医时用于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

    “这张卡实现资阳就医一卡通后,根据全省统一布局,下一步会实现全省一卡通,以及成渝一卡通。”雷宇说,资阳已经把两所市级医院分别交给省医院和华西医院管理,这是全省首例。这一做法,目前已经为与成都就诊“一卡通”打下基础,省医院托管资阳市人民医院后,建立了省、市、县、乡多级联动的远程诊疗系统,华西医院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建立了远程诊疗系统,基础诊断治疗过程几乎实现省、市认可,“比如患者只需拍一次光学照片,通过远程系统,华西医院专家可以参与会诊和看片,患者不需要跑到华西医院再拍一次。”

    新都

    5家医院已实现“双向互认”

    2017年,成都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成都将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推动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那么,哪些医院可以互认?哪些项目可以互认?记者了解到,目前新都区能够“双向互认”的医院有5家,分别是新都区人民医院、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都区中医医院和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此外,参与上至下单向互认的机构有14家,包括新都街道中心卫生院、新繁镇中心卫生院、石板滩镇卫生院等。

    在互认项目方面,有DR常规摄影、CT常规扫描和部分超声检查。记者在互认清单上看见,以CT常规扫描为例,颅脑、胸部、腹部、骨关节系统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在互认范围内,血管成像则未列其中。

    相关负责人还告知,在新都区有7种情况检验结果不能互认: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检验、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大的;检验、检查项目意义重大的,如手术、输血等;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急诊、急救等抢救生命的紧急状态下;患者和其亲属要求做进一步检查的;其他符合诊疗需要的不可预测情形。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