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泸州山乡昔日残次林 今朝变身红豆杉“聚宝盆”

    信息发布者:zhouyun
    2017-04-06 19:54: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转载

    村民变产业工人在修剪红豆杉枝丫

      四川新闻网泸州4月6日讯(周超文 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4月6日,艳阳高照,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看到,一个连一个的山头上,全是郁郁葱葱树龄不等的红豆杉。树龄长的有8年,已经挂果;树龄短的已有2年。看着长势喜人的红豆杉,正在山坡上修剪红豆杉枝叶的黄桷坝村六组64岁的村民沈四坤高兴不已:“做梦没有想到,以前只能当柴烧的残次林地,流转给公司种植红豆杉,每亩不但有250斤黄谷收入,还成为了公司固定工员,每月有21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要挣上2.5万多元。”

      引种红豆杉 残次林变“聚宝盆”

      纳溪区上马镇是泸州市有名的山区乡镇,如何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这是近两年上马镇党政一班人一直在思考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上马镇平均海拔达500米,极适宜红豆杉种植。为此,2013年3月,在多方努力下,来自浙江绍兴的红豆集团在经多次考察后,毅然斥资3000多万元,流转村民的残次林地和荒山培育种植红豆杉,并成立了泸州红豆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种植路子。在黄桷坝村,泸州红豆公司一期以每亩150—250斤黄谷流转了2500余亩的红豆杉种植基地。

      红豆杉有“植物黄金”之称,从红豆杉中提炼的高纯度紫杉醇,其价值是黄金的10多倍。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癌症的有效新药,尤其对女性乳腺等病变具有特殊疗效。由于红豆杉物种稀少,因此名扬四海,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一路上扬。

      为了确保种植的红豆杉早日见收益,泸州红豆公司在精心培育了60亩种苗基地的同时,还从浙江调运了5—8年树龄的大苗进行定植。如今,经过公司4年多的精细管理,红豆杉长势喜人,一派葱茏。

      据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栽种红豆杉的亩投入约在8000元左右,可种红豆杉1000—1200株,种植5年以后,每亩可采20斤果粒,目前红豆杉果粒国际市价达500—600元/斤,每亩可实现销售收入达1—1.2万元。

      引种红豆杉,实实在在让黄桷坝村昔日一文不值的残次林地,华丽转身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家门口就业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4月6日下午2时许,在泸州红豆杉公司生产小组长杨俊才的带领下,黄桷坝村红豆杉基的30多个农民,纷纷带上剪子,骑着摩托车,有说有笑地奔向红豆杉郁郁葱葱的基地就开始忙碌起来。

      如今,在黄桷坝村,那些将自家残次林和荒坡地流转给泸州红豆公司的村民们,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泸州红豆公司职工,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按时领月薪,成为地地道道的“产业工人”。

      黄桷坝村流转2500多亩土地给泸州红豆公司后,为了增加土地流转户农民的收入,解决用工难,泸州红豆公司通过返聘这些农户,实现了农民劳动力价值成本化、价格化,在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其身份也逐步转变为产业工人。如今,将山林流转给红豆基地的黄桷坝100余户村,就有30人成为公司固定的“上班一族”。

      “不仅如此,流转了土地给红豆公司的农民都有了双份收入。”上马镇镇长郭辉洋介绍,“土地租金+公司务工”两份收入支撑起村民们的快乐生活,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让农民腰包更鼓,公司有了更可观的投资回报。2016年,泸州红豆杉公司发出工人工资超过120多万元,在公司务工农民人均收入工资收入。

      “以前在外打工,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如今,在家门口就有了一份舒心的工作,不用和家人分开还有了双份收入。”说起现在的好日子,黄桷坝六组村民陈红贤脸上早已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